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科学谋划学校的建设和发展,7月5日上午,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论证会,10名教育领域高水平专家应邀莅临指导。全体校领导,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各子规划编制牵头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刘文清校长主持。
刘文清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知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刘校长指出,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取得可喜成就,多项工作获得历史性突破,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各位专家继续关心支持,为学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十四五”规划把脉导航,共绘发展蓝图。孙平副校长介绍了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起草情况。
论证组组长、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高校在编制发展规划时要在适合自身特点的评价方式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量化的指标凸显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魏中林教授强调,作为新型高等学校,在坚持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要以发展终身教育为主线,指导推动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发展,提升全省开放大学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程建钢教授表示,教育信息化的牛鼻子是教学信息化,要在规划中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信息化支撑提质培优和整体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研究员认为,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更为宽阔的视野,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进一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开放大学原校长袁雯研究员认为,学校通过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两强融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职业教育依托开放教育发展的路子,真正建设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学习制度,是“十四五”的战略性探索,也将成为学校核心竞争优势。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提出,未来五年,学校要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撑作用,加强教学平台直播课程的智慧课堂建设。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汤贞敏研究员提出,要主动融入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优化结构,做好内容整合,凸显自身特色。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办主任欧阳育良教授认为,要凸显学校产教融合的特色亮点,要强化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业学院和提高育人成效等。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文伟研究员表示,要深入研究 “一体两翼三化”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聚焦具体目标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一体化。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部部长赵琼梅教授认为,要对标《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找准定位,做好服务,建设开放合作新格局。
刘文清校长表示,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高屋建瓴,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学校将积极吸纳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规划,把学校“十四五”发展宏伟蓝图描绘好,更好引领广大干部师生向着一流开放大学和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奋勇迈进。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