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本,首在立德。适逢“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母校——大麻中学建校100周年校庆日,10月3日至4日,由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梅州市教育局和大麻中学主办,陆加壹集团教育基金会协办的“新时代学校德育和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大埔县大麻中学和蕉岭县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邬大光、著名德育专家檀传宝及陈金龙、彭玉平、张应强、卢晓中、冯建军、陈廷柱、匡瑛等7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出席研讨会并作主题报告,17位大学书记校长、专家学者以及中学校长在分论坛上先后作专题发言,近100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彰显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积极服务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推乡村文化教育振兴和立德树人的担当和坚守。

参会嘉宾合影
在开幕式上,广东省关工委副主任、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王玉学,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党委副书记谢锦群及国际日报报业集团副董事长、陆加壹集团董事长、陆加壹教育基金会负责人蓝庆文先生先后致辞。谢锦群转达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校长刘文清对研讨会成功举办的祝贺,并表示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将积极服务于广东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继续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通过开放大学体系办学的特色优势,辐射带动全省终身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谢锦群副书记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让大家大开眼界,启发良多,意犹未尽。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荣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教授檀传宝以“德育如何迎接一个物质丰裕的新时代”为题,重点分析物质丰裕时代的特色教育意味及物质丰裕时代对于道德教育的挑战,阐述了道德教育内容、形式的“供给侧”改革。厦门大学特聘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邬大光以“大学文化的沉思与畅想”为题,论述艺术在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价值。陈金龙、彭玉平、张应强、卢晓中、冯建军、陈廷柱、匡瑛等7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则围绕“情感视域下的学校德育”“诗词教育的常态化”“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向何处去”“双创视域下学校文化与特色”“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创新培育研究”等内容进行精彩演讲。

主会场专家讲座
四个分论坛也是高潮迭起。17位大学书记校长、专家学者以及中学校长分别作了专题发言。专家们理论联系实际,跨学科多视角深入研讨了学校德育工作和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和要求,不断创新发展的问题。

分会场专家讲座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原党委书记、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罗海鸥代表主办单位作研讨会总结,他衷心感谢各方的支持与帮助,并指出本次研讨会有几个特点:一是时机好。在国庆节之际,恰逢田家炳先生母校大麻中学建校100周年,举办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致敬著名企业家、大慈善家、“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致敬百年麻中和广大乡村教师。二是选题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首在德育。文化是学校的魂脉所在、精神所在、力量所在。学校德育工作和文化建设,事关培根固本铸魂的成效,对推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和立德树人,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规格高。本次研讨会邀请了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主席田庆先先生,聚集了2位著名教育专家和7位“长江学者”及大批大学书记校长、中学校长。研讨会“从新时代的德育供给侧改革”“公共性品格”“情感性政党”“诗歌教育”“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德育何处去”“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等角度,给学校德育和文化建设带来新视角及新启发。一所普通乡村中学能举办如此高品质的学术研讨会,对许多乡村中学都是极大的鼓励,有助推进乡村教育文化振兴。

罗海鸥研究员作研讨会总结
此外,在大麻中学艺术馆开馆之际,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锐军捐赠的现代舞摄影精品在校庆日展出。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黄修林,以及彭玉平、张应强、罗海鸥、谢锦群等纷纷向大麻中学艺术馆捐赠作品,给百年麻中增添了艺术氛围和审美气息,给广大师生、校友带来了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