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暨农业产业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2023年度学术研讨会在学校召开。研讨会由学校主办、由落户学校的省社科研究基地农业产业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承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交流分享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进一步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
学校校长刘文清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经济学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罗必良,省社科研究基地“农业产业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瞿志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朱铁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伟君,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孟祥宝,广州海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晓发分别作专题报告。副校长宋波宣读了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获奖名单并颁奖,向该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刘文清校长在致辞中对应邀出席会议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研讨会顺利举行表示祝贺。刘文清指出,近年来,学校坚持“一体两翼三化”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一流开放大学和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取得优异成绩。一是形成开放教育强特色、职业教育高水平“双擎牵引”发展新格局。学校立项为广东省“强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和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开放教育、职业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二是形成以学科引领、专业群辐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形成了以老年学省级重点学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省级高水平高职教育专业群为双核心,以广东老年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平台,以博士工作站、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教育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广东数字化老年科普教育基地等为延伸的老年学学科生态。三是打造终身教育领域文化育人新阵地。充分发挥体系办学优势,立项了一批省级重点研究平台,依托办学体系和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乡村振兴教育等终身学习平台,形成覆盖全省、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枢纽。
刘文清指出,学校主动将事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一是聚焦人才培养。开设了大数据与会计、农村电子商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专业,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建数字商业产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深化科学研究。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点培养数字经济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专业研究生,立项了农业产业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广东数字化老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了相应的科研团队。三是拓展社会服务。依托办学体系,省地共建乡村振兴学院,采用“学院+分院+教学点(基地)”办学模式,把办学体系延伸到镇村,把大学办到老百姓家门口,把教育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聚焦乡村振兴发展难题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等实用技术技能培训。
刘文清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支持农业农村和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支持研究中心形成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助力学校中国特色一流开放大学和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校,积极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市县(区)开大负责人,全省开放大学体系相关专业教师参会。

刘文清校长讲话

瞿志印主任主持会议

宋波副校长颁发学术委员会聘书

研讨会现场